十年可以改變什么?
這十年,南昌走出了培大引強的工業新賽道。
這十年,南昌形成了轉型升級的產業新體系。
這十年,南昌更新了工業發展的區域新布局。
奔騰的贛江水見證著南昌十年趕超發展的孜孜追求。
“南昌制造”曾書寫新中國制造的五個第一:第一架飛機、第一輛軍用摩托車、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飛機、第一輛輪式拖拉機、第一批海防導彈。
十年來,南昌續寫“制造”新篇,在全國率先打響城市級VR產業發展的“第一槍”,成為世界VR產業大會永久會址;電子信息產業異軍突起,南昌成為全國重要手機生產基地;航空產業迅速騰飛,國產大飛機篆刻上南昌印記……十年間,南昌優勢產業加速集聚集群,新經濟突飛猛進,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工業綜合實力彰顯省會擔當——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從3855億元增至7723億元
作為江西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回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南昌工業奮力奔跑的堅實足印。
看總量,南昌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3000.52億元攀升至2021年的6650.53億元,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15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3855億元攀升至2021年的7723億元,工業對全市GDP貢獻度位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連續4年獲評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先進設區市。
看質量,南昌市培育形成千億級產業2個。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由2012年的177.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734.5億元。2020年我市新材料產業規模已經突破了千億,規模以上新型材料企業381戶。此外,世界VR產業大會、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暨南昌飛行大會等重量級會展平臺影響力日益擴大,成為南昌立足江西、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名片”。
看效益,營業收入過千億元的園區從無到有,規模持續增長。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南昌高新區、南昌經開區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全部邁入“千億”行列,其中,南昌高新區營業收入率先突破3000億元,成為全省首個3000億級園區。
新型工業產業體系加速形成——“一產一策”支持“4+4+X”重點產業發展
圍繞“4+4+X”新型工業產業體系,南昌推出“一產一策”產業政策,不斷提升政策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持續以創新引領工業發展,工業經濟實現提質升級。
2021年,南昌市新型產業體系中八大重點產業營業收入合計6227.3億元,同比增長21%。新型材料、現代針紡產業增速領跑,分別增長35.7%、29.8%;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總量領跑,實現營業收入1734.5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50.6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第一。
南昌縣(小藍經開區)聚焦“跨越三千億、挺進五十強”奮斗目標,深入推進“一縣一區”布局優化省級試點,縣區融合優勢持續釋放,經濟總量不斷壯大。2021年,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和食品三大主導產業稅收平均增幅達18%,江鈴股份青云譜工廠整體搬遷、濟民可信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項目全面投產,主導產業集群集聚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
南昌高新區主攻高端制造業,形成了以航空制造、電子信息、醫藥健康、新材料為主導的制造業產業集群。南昌高新區形成了年產3億部手機、筆記本電腦、穿戴設備的產能,是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生產基地;LED產業擁有原創自主知識產權,在硅襯底技術方面全球領先,形成了從設備、材料、芯片、封裝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南昌經開區搶抓 “新基建”機遇,引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大數據平臺,積極推進智慧園區、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等建設,把數字經濟港打造成全省最大的數據中心和數據應用產業支撐平臺。日前,該園區成功入選全省數字經濟集聚區(第一批),助力南昌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
在紅谷灘區九龍湖片區贛江之畔,一座占地9平方公里,融合創新、產業、生態、共享、人文的“VR+”綜合性世界級VR科技新城正加速崛起。目前,南昌VR科創城起步區雛形已現,產業招商工作成果豐碩,一個完善的VR產業生態圈正逐步形成。
醫療器械產業是進賢縣首位產業。進賢縣立足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持續推進醫療器械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綠色建筑產業方面,進賢縣依托南昌(進賢)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等平臺,構建以綠色建材裝配構件為主,貫穿研發、設計、生產、施工等各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
青山湖區作為全國第四大針織服裝類產業基地,擁有超2000家針織服裝企業。同時,青山湖區還擁有數字經濟企業1956家,2021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67億元。近年來,青山湖區緊抓數字經濟的發展大潮,圍繞做好數字經濟產業鏈布局設點,打造了全省首個流量經濟產業基地,推動數字經濟朝著“一體化”“全業態”趨勢發展。
數字經濟位居全省第一梯隊——產業規模達到2749.5億元
2021年江西數字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5%,成為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南昌數字經濟產業規模超2500億元,達到2749.5億元,位居全省數字經濟第一梯隊。其中,VR、LED等產業全國領先,成為南昌熠熠閃光的城市名片。
作為南昌市發展數字經濟的主陣地,紅谷灘區借助“一會一城”,集聚了VR相關企業20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4000余家,2021年數字經濟營收突破150億元。
近年來,南昌電子信息產業以打造“南昌光谷”為目標,保持了爆發式的高速增長,2018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LED芯片產能躍居全球前三,南昌成為國內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產基地,手機閃光燈和移動照明出貨量全球第一。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已形成以液態鏡頭、攝像模組、觸摸屏、主板貼片、受話器、耳機、芯片封裝和整機生產的移動通信終端完整產業鏈,可實現90%以上的手機零部件本地化配套。與此同時,南昌擁有航空裝備產業項目70余個,集研發、制造、運營于一體的航空產業鏈正加速構建,已成為我國國產民機、教練機的科研生產重要基地。南昌已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暨南昌飛行大會,累計簽約航空產業項目和人才項目66個,投資總額近千億元。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數字經濟浪潮洶涌,南昌搶抓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窗口期,緊盯世界產業發展前沿,搶占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移動物聯網、VR等新經濟、新業態正在加速發展,“硬核”推動南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